公告信息预约
公告解读
姓名 *
电话 *
院校
专业
年级 提交 我可以报考吗
报考咨询
姓名 *
手机 *
就读院校
专业
年级 我可以报考吗 免费领取资料
备考资料
姓名 *
手机 *
就读院校
专业类别
年级
免费资料领取 提交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高频考点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的基本元件及数学模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1-20 15:35 1、负荷 1、负荷特点:综合性和随机性。 2、发电负荷=厂用电+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传输损耗) 3、日负荷曲线用来指导安排日发电计划和确定系统运行方式。 4、年最大负荷曲线用来指导扩建及检修。 5、年持续负荷曲线用来计算负荷全年耗电量。 6、负荷静态电压模型里,仅有二次项表示恒阻抗模型,仅有一次项代表恒电流模型,仅有常数项代表恒功率模型。 7、潮流计算采用负荷恒功率模型,故障计算和稳态分析采用负荷恒阻抗模型。 2、电力线路 1、由于导线流过三相交流时产生的趋肤效应、邻近效应等原因,相同导线的交流电阻大于直流电阻。 2、几何均距越大,电抗越大,半径越大,电抗越小。 3、几何均距越大,电纳越小,半径越大,电纳越大。 4、输电线路电抗0.4Ω/km;输电线路电纳2.85e-6S/km。 5、换位:消除三相参数的不对称现象,超过100km的架空线路(中长线、长线)应进行换位。 6、 分裂:等效增大导线的半径,减小电抗,增大电纳;增发无功,提高系统电压,但不能提高线路耐压水平;提高电晕临界电压,避免电晕发生或减小电晕损耗。 7、扩径:减小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防止电晕。 8、三相导线等间距排列,中间相的电抗最小,中间相比边相更容易发生电晕。 9、负荷阻抗为波阻抗时,消耗的功率为自然功率。 10、 影响远距离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主要约束条件是稳定性。 11、短输电线路<100km;中等长度输电线路100~300km;长距离输电线路>300km。 12、长线时应考虑参数的分布特征,中长线和短线时可不计分布特征,短线还可略去并联导纳。 13、输电线路采用π型等值电路,可以减少节点总数。 3、变压器 1、多电压级网络变压器采用T或Γ形等值电路模型时,所有参数和变量都要作电压级归算;采用等值变压器模型时,所有参数和变量不进行电压级归算。 2、 变压器采用Γ型等值电路,可以减少节点总数。 3、 变压器的短路试验测阻抗,空载试验测导纳。 4、短路损耗近似等于(实际大于)铜耗、空载损耗近似等于(实际大于)铁耗。 5、在网络损耗中,与负荷(负荷电流、输送功率)的平方成正比的损耗为可变损耗。电力系统的可变损耗包括变压器电阻和输电线路的电阻。 6、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变比相同、两端电压相同、连接组别相同、短路阻抗标幺值相同。 7、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在最外侧、传递功率的绕组应紧靠。 8、多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容量最大的绕组的额定容量。 9、自耦变压器接线方式为Y0/Y0/△,容量比为100/100/50,低压绕组接成三角形以消除由于铁芯饱和引起的三次谐波。 10、自耦变压器等值电路中各绕组的电阻是各绕组实际电阻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的电阻值。 11、 自耦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除了有磁的联系还有电的联系,从一次侧到二次侧的功率传递,一部分通过绕组间的电磁感应(电磁容量),一部分直接传导(传导容量)。 12、自耦变压器铭牌上所标称的额定容量是总容量,但绕组的额定容量是铭牌上总容量的,因此与铭牌标称容量、电压等级相同的普通变压器相比,自耦变压器的绕组容量小,经济效益显著。 4、发电机 1、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处于过励磁状态时,既向系统输送有功功率又输送无功功率,定子电流滞后于端电压,功率因数为正,这种运行状态称为迟相运行,也称滞相运行。 2、当逐渐减少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电势减小,功率因数角就变为超前的,发电机负荷电流产生助磁电枢反应,发电机向系统输送有功功率,但吸收无功功率,这种运行状态称为进相运行。 3、发电机调相运行不发有功,只发无功,起到调节系统无功、维持系统电压水平的作用。 4、发电机迟相运行时,运行在P-Q极限图的第一象限,受限于额定定子电流(额定视在功率)、额定励磁电流(空载电势)、额定有功功率。 5、发电机进相运行时,运行P-Q极限图在第二象限,受限于静态稳定极限功率。 6、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既可过励磁运行也可欠励磁运行,一般作调相运行时均是指发电机工作在过励磁即发出感性无功功率的状态。 5、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1、 以标幺值和有名值计算的结果,最终以有名值表示时,U、I、P数值总是完全相同。 2、 系统参数有阻抗、导纳、变压器变比。电压、电流、频率与系统运行状态有关,会随着运行状态变化而变化,不是系统参数。 仅限在校大学生参与 想要备考资料? 想要获得国网考试真题? 想要获得学霸笔记? 点击预约福利 免费领取资料
备考资料
姓名 *
手机 *
就读院校
专业类别
年级
免费资料领取 提交 我可以报考吗
报考咨询
姓名 *
手机 *
就读院校
专业
年级 我可以报考吗 |
2024-03-20
2022-05-10
2024-03-25
2024-03-25
2024-03-25
2024-03-21
2024-02-02
2024-02-02
2024-02-02
2024-02-02
2024-02-02
|